回到市場,外資“搶籌”A股的行動仍在繼續。1月18日,北向資金再度凈買入47.35億元,為連續第11個交易日凈流入,使得2023年前12個交易日凈買入額達到938.8億元,不僅刷新了北向資金單月歷史凈買入的新高,且超過2022年全年的凈流入額。
展望全年,外資流入A股的趨勢能否延續?未來流入空間還有多大?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保守估計,外資2023年將流入3000億元,如果進一步考慮到資金回補、全球流動性由緊轉松、中國資產優勢重現,流入規?;蛴型_到4000-5000億元的超預期水平,成為A股市場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之一。
據興業證券的數據測算顯示,外資流入A股的速度較為平穩,平均每年3000億左右,如果前一年流入少,第二年通常會補回來。例如,2018年流入了2942億元,2019年回補后,流入了3517億元;2020年流入2089億元,2021年回補后流入4322億元。
因此,興業證券指出,2022年外資只流入了900億元,隨著2023年全球流動性由緊轉松、中國資產優勢重現,預計全年外資流入或有望達到4000-5000億元超預期水平,成為2023年A股市場的主導性增量。
長期來看,興業證券認為,當前,A股的外資占總市值比重僅為4%左右,在全球市場中仍然是處于大幅低配,“水往低處流”的長期邏輯并未改變,而外資流入經歷去年的大幅波動后,今年隨著內外擾動緩解,有望重歸趨勢性流入。
與此同時,外資機構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展望也愈發樂觀。位于倫敦的對沖基金Carrhae Capital LLP表示,中國股票市場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將優于全球同行。
Carrhae首席投資官Ali Akay表示,公司對2023年的中國市場非常樂觀,其投資一直在獲利之中。他們不僅在中國的熱門股票中看到明顯上漲空間,還在市場忽略的冷門角落里看到更多的機會。
美國銀行最新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也顯示,接受調查的253名基金經理傾向于增持美元、ESG資產、中國股票、石油資產、美國國債和投資級債券。
上述基金經理管理的總資產高達7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000億元),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