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中信證券:估值修復主行情仍處初期
國內經濟快速修復和外部壓力明顯緩解,共同推動投資者信心恢復,活躍私募加倉、公募基金調倉、外資持續流入帶來增量資金接力,當前仍處于估值修復主行情的初期,預計中報季開始四大主線修復會更加均衡。首先,投資者信心在迅速恢復,經濟修復進度超預期,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進一步協調,通脹壓力下全球貿易環境階段性改善,制造業成本壓力逐步緩解。其次,增量資金開始形成接力效應,5月市場調整中已充分降倉的私募成為當下主動加倉和邊際定價的主體,公募從穩增長品種流向流動性欠佳的成長板塊導致后者在短期內大幅上漲,外資在國內局部疫情緩解以及平臺型經濟政策更為明朗后恢復持續流入。最后,從此輪持續數月的中期修復行情所處的階段來看,市場才剛跨過悲觀情緒平復階段,6月至中報季是估值修復的主行情階段,當前復工復產主線率先修復,預計中報季開始四大主線修復將相對均衡。
配置上,建議積極增配復工復產的相關行業,重點關注智能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光伏風電設備等。消費修復相關領域重點關注航空、酒店、免稅、食飲、百貨商超,在規模性疫情消退、市場主體紓困和消費刺激等一攬子政策推動下,預計這些行業也將迎來階段性恢復。隨著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起效,建議基建領域重點關注低估值建筑龍頭、電網、數據中心和云基礎設施,地產領域重點關注優質開發商、物管和建材。我們預計這四條預期最為清晰的主線將呈現輪動慢漲特點,隨著中期修復行情交替上行。
華安證券:外通脹、內疫情雙反復,短期情緒持續提升受抑制
前期市場快速順暢反彈后,近期波動有所加劇,尤其是創業板指。疊加美國5月CPI超預期上行、6月16日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并且市場緊縮預期加劇以及國內疫情出現反復的重要邊際變化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近期有收斂的可能。
繼續關注短期消費邊際改善顯著以及穩增長兩條主線:1)疫后消費需求復蘇。短期疫后消費邊際修復彈性大。汽車、半導體、食品飲料前期受上海、北京疫情壓制較大的板塊。復工復產后,汽車、半導體均有顯著的邊際修復,隨著服務業逐步恢復,食品飲料也將迎來顯著的邊際修復。此外,亦可關注疫后出行需求短期集中釋放、中長期業績有望迎來拐點的酒店餐飲、高速、機場、景區等出行鏈條。2)在政策催化提振風險偏好、業績存在支撐的背景下,仍可繼續配置穩增長鏈條。建議關注短期存在補漲預期建筑建材(水泥、鋼鐵、玻璃等)、水利建設、電力電網、燃氣管網改造等傳統基建以及特高壓、新型電網建設等新老基建領域。
國泰君安:預期上修開空間,回調上車選成長
最近兩周隨著多地解封,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明顯好轉,風險評價下降,風險偏好底部回升,我們對上證指數向上修正一個運行區間。對A股市場的判斷總體樂觀。鑒于本輪市場反彈已累計較大漲幅,如出現回調是投資布局A股的良機。
回調上車選成長,投資風格從強調業績確定性轉向需求改善彈性更大的盈利高增長板塊。新能源基本面出現了實實在在的改善,股價逆勢崛起將進一步帶動盈利高增長的成長行情擴散。推薦:1)高景氣成長板塊:電動車/光伏/風電/軍工/計算機(信創);2)困境反轉:汽車零部件/白酒/生豬/酒店。3)港股科技龍頭。此外,個股活躍度提升,重視投資主題:汽車智能化/充換電/新材料/虛擬現實/碳通脹/國企改革等。
海通證券:以史為鑒,底部第一波修復進行中
過去五次熊市見底后第一波修復行情指數漲幅17-35%、平均25%,之后回吐漲幅的0.6左右,主因是基本面不扎實。4月市場低點是淺V型反轉底,對標歷史,第一波修復進行中,未來波折可能源于國內通脹回升、盈利預測下修及外圍擾動。
維持4月下旬的判斷,即新基建階段性更優,如數字經濟、低碳經濟,三季度后半段重視消費。
興業證券:珍惜海外動蕩下的“新半軍”布局期
5月以來“新半軍”修復行情如期演繹、領跑市場。近期海外動蕩+擁擠度上升,“新半軍”或進入震蕩整固。但震蕩期更將是一個布局期:1)海外對于A股的影響更多是尾部風險的釋放,不構成系統性的沖擊。2)國內經濟逐步回暖,同時政策大概率維持寬松。
結構上,短期聚焦困境反轉的大消費(酒類、免稅、航空、景區及酒店)+“新半軍”中景氣持續的方向(光伏組件/硅料硅片、汽車、軍工新材料/結構件、風電整機/上游材料、半導體材料/設備、5G光纖光纜)。中長期,市場風格有望逐漸回歸科技成長。建議重點關注“專精特新”六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數控機床、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6)糧食安全(種業、生物科技、化肥等)。
中金公司:流動性寬松支持情緒修復
國內物價水平則相對溫和,主要矛盾仍為需求偏弱。同時,年初至4月底中國市場調整幅度已經較大、估值處于相對低位,近期國內疫情明顯好轉,復工復產深化,市場情緒逐步改善,相對海外更加穩健。短線A股市場或仍有望在波動中繼續修復,但整個下半年看,在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市場路徑可能并非單邊上行,市場絕對收益的空間取決于中國能否盡快實現基本面的持續企穩改善。
結構上,建議下半年以“穩”為主。近期成長風格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我們認為在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部分前期跌幅較大、估值和盈利逐步匹配、景氣度維持高位的部分成長可以做結構性布局、關注階段性修復,而戰略性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中國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
當前關注三個方向:1)“穩增長”或有政策支持的領域:基建(傳統基礎設施及部分新基建)、建材、汽車及住房相關產業有政策預期或實際的政策支持;2)估值不高且與宏觀波動關聯度相對不高的領域,特別是部分高股息領域:如基礎設施、電力及公用事業、水電等;3)基本面見底、供應受限或景氣程度在繼續改善的部分領域:農業、部分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業、煤炭,及光伏與軍工等。
中信建投:震蕩市格局基調,不宜輕易追高低位可布局
總的來說,從外部環境看,我們認為市場即將從我們4月底部提出的“黃金坑”修復上升行情階段進入新的震蕩格局:短期經濟修復進度預期修正、美國滯脹預期加強都對A股進一步上攻形成壓制。當然這些因素也并非完全市場意料之外的新沖擊性因素,目前看市場也不具備重回“黃金坑”底部的條件。
因此,投資者可考慮基于震蕩市格局基調,不宜輕易追高,低位可布局,重點關注業績增長確定的成長股和部分有提價能力的資源、消費品。重點關注:軍工、光伏、汽車、鋰、煤炭、農業、食品飲料、券商等。
華西證券:步入U型行情右側上沿階段
“賺錢效應”持續近一個多月,當前A股市場做多情緒猶在,但在樂觀的同時我們也應提防市場上漲過快后的正常調整。一是高通脹壓力下,海外央行加快貨幣緊縮的擾動;二是企業盈利仍是當前市場繼續上行的掣肘,不少行業的中報將會面臨壓力。我們認為A股已步入U型行情右側上沿階段,在某個窗口期適當的休整,盈利因子發揮階段性作用,可能會使得行情走的更穩更遠。中長期角度來看,A股處于夯實底部區間,中樞逐步上移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
行業配置上,關注三條投資主線:1)低估值高景氣板塊:采掘、石油石化、電力等;2)新能源(車)及上下游產業鏈、新能源高景氣板塊:新能源整車、電池、電網、光伏等;3)估值回到相對合理范圍,且具備護城河的板塊:一線白酒。
開源證券:倘若調整仍是布局的較佳時機
下周A股市場或有調整,但不改本輪階段性反彈的趨勢,倘若調整仍是布局的較佳時機。就A股上漲趨勢而言,不僅沒被“打破”,相反進一步增強了。主要基于下文的分析結論:一是3月15日以來我們持續強調,站在流動性寬松起點,未來A股市場流動性剩余擴張將是大概率事件。二是下半年制造業投資擴張將有望扭轉國內經濟的頹勢,A股基本面反轉的概率正逐步提高。三是美國貨幣緊縮影響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中長期,對A股帶來的實質性沖擊或較為有限。
維持成長風格或市場主線的觀點不變,建議增配500億市值以上大盤股。具體行業重點配置兩大方向:一是流動性敏感度高、景氣向上的新能源、半導體和軍工,尤其重視疫情后“供給集中釋放”的行業,包括:新能源汽車>物流>半導體;二是基本面高度依賴于流動性的券商。此外,為減少調整期間的組合波動,可適配景氣度確定性較高的食品加工與白酒。
西部證券:短期顛簸風險上升,優化結構穩中求勝
市場對于疫后修復預期已經接近均衡水平。相比歷史熊市反彈,本輪反彈的時間和空間演繹尚未到達極致。疫后修復反彈之后,市場關注點將回歸確定性,下半年把握消費板塊的戰略性布局機會。
短期顛簸風險上升,優化結構穩中求勝。隨著近期海外通脹反復,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CPI上行風險上升,經濟修復節奏趨平,下半年市場把握風格上的確定性將比追逐更高預期收益率更為重要。短期重點兩條主線,一是受益于通脹的農業和能源板塊(油氣、煤炭、儲能等),隨著5月美國CPI數據創40年新高,歐盟禁運天然氣等,全球未來通脹水平可能進一步上行;二是關注上半年價格處于高位,中報業績具有確定性的能源金屬板塊。中期關注受益于CPI上行的泛農業板塊(種植業和種業、養殖業、化肥農藥、農資冷鏈物流、農業機械化等),以及業績穩健的食品飲料,家電和醫藥等消費行業龍頭。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