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認為,在2023年歐美公司利潤承壓,中國及亞洲經濟的樂觀前景,印度、沙特的發展等將成為股市主題。 在過去的2022年,美聯儲暴力加息,俄烏沖突等多方力量共同作用持續
開年以來,數字經濟持續獲得頂層設計層面的政策催化,利好不斷,助推數字經濟相關板塊表現亮眼,相關個股掀起漲停潮。 這一輪數字經濟行情是否具有可持續性?2023年數字經濟板
萬億“寧王”業績“爆表”! 全球鋰電龍頭寧德時代12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凈利潤為291億元—315億元,同比增長82.66%-97.72%,該業績超出了市場預期。根據測算,寧德時代
1月1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22年工作,并部署2023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2年我國工業經濟總體回穩向好,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
馬斯克打破個人財富損失吉尼斯世界紀錄! 自2021年11月以來,特斯拉CEO馬斯克已經損失近2000億美元,約1.25萬億元人民幣,經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馬斯克正式打破了“歷史上個人財產
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減持還在繼續! 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2023年1月3日減持105.8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減持價格為每股191.44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13.97%。 這
進入2023年,一年前還是A股市場香饃饃的半導體板塊,仍被砍單、降價籠罩。此前經歷了兩年狂飆突進的半導體行業,因下游需求的調整,進入下行周期。 2022年,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下
退市不是終點。 證監會日前更新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對雛鷹農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對雛鷹農牧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以60萬元罰款,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2022年已經收官。這一年,“黑天鵝”與“灰犀?!苯豢?,不確定性不時上演,給投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站在2023年的開端,市場將如何演繹?有哪些機會值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全文如下: 大家好!2023年即將到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2022年,我們勝利
12月2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為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2023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1020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對此,專家分析表
連續大跌的特斯拉,成為股市暴風眼。 周二,特斯拉股價收于109.10美元,跌幅達到11.41%。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跌幅近31%,創下2018年9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連跌。今
過去十年財政政策基本以積極為主,但逐漸側重增效,貨幣政策更多強調靈活精準和結構性支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般每年12月上中旬召開,為各部門部署來年經濟工作(會后即開始
經歷了11月的大幅反彈后,A股在12月開啟震蕩調整,不少個股紛紛下行。作為市場最敏銳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不懼市場調整,連續三周加倉。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股
進入2022年的最后一個交易周,A股市場行情接下來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雖然近期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調整,短期A股或仍以弱勢震蕩為主
紅衣教主周鴻祎實控的三六零,時隔三個月再度拋出股權出售計劃,這次的對象是騰訊旗下騰訊音樂。 12月22日晚,三六零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授權公司管理層自股東大會
出口靴子怎么落地?基建的錢從哪來? 導讀 本篇報告,我們對國內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進行展望測算,并解答幾個關鍵問題。地產如何才能“軟著陸”?僅從房地產業對GDP的貢獻來看,
以嶺藥業總市值一周跌去185.12億元。 12月19日,作為防疫板塊“帶頭大哥”的以嶺藥業大幅低開,午后觸及跌停。截至收盤,以嶺藥業仍有7.42萬手封單封于跌停板,該股單日成交額54.
本周(12月19日—12月23日)將有10只新股進行申購,其中深市主板1只(尚太科技)、創業板2只(鴻銘股份、富樂德)、科創板2只(清越科技、佰維存儲)、北交所5只(浙江大農、華光
養老服務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之一 應對老齡化政策帶來的消費潛力料將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推動力量?!稊U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強調發展銀發經濟,預計后續將加快
要點: 國家發改委: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其中提到,釋放出行消費潛力。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
日前,蔚藍鋰芯、順灝股份和普利特等上市公司披露公告,擬布局鈉離子電池項目。今年以來,工信部等部門相繼出臺文件,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鈉離子電池賽道涌
行情好了,投資者開始跑步進場。 近日,中國結算的數據顯示,11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為97.32萬,環比增21.21%。新增投資者數量的增長,一方面受行情影響,11月A股整體上漲,多個指數漲
本周A股三大股指延續上漲態勢,周線集體翻紅,滬指再度收復3200點關口。展望后市,部分機構提出了相對謹慎的觀點,認為全面修復行情或從政策預期驅動階段步入觀察適應期,指數
近年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免稅業務成為了優質資產。作為一家正在轉型進程中的地產企業, 格力對 珠海免稅顯得勢在必得。 12月9日,格力地產復牌首日一字漲停,截至收
私募罰單常有,能夠吸睛在于,一則罰單牽扯出了百億私募與恒大集團間盤根交錯的利益關系。同時業內人士指出,罰單所涉及的“募新還舊”操作,其實并不常見。 12月6日,深圳證監
2023年經濟工作基調確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這是一場確定2023年經濟工作基調的會議。此次會議后,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召開,會上
12月6日,A股大消費板塊全線“大反攻”,商貿零售、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社會服務等漲幅居前。事實上,消費板塊的反彈態勢從11月初就已經“顯露頭角”。受益于消費板塊的良好表
繼今年5月上調互聯網公司評級后,國際大行摩根大通近期又發聲,看好中國股市,并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2021年1月以來的持股觀望上調至增持。 同時,該行還將2023年底MSCI中國指數目標
美國樓市危機四伏。 重倉美國樓市的黑石集團突然遭遇風波。據彭博社報道,由于投資者的資金贖回激增,黑石集團緊急限制了旗下規模高達1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00億元)房地產投
中國資產正迎來一波價值重估。 剛剛過去的11月,中國資產上演了一輪“大反攻”。其中,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單月暴漲超42%,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單月漲幅;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
個人養老金制度剛一落地實施,公募增量養老FOF便接續而來!12月1日起,中歐基金、英大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等公募陸續上新養老FOF.僅在1日當天,就將有英大基金旗下3只以2035年、20
美國股債市場周二再度雙雙承壓,不過盤中跌幅普遍不大,因在今晚將發表關鍵講話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登場前,投資者不愿大舉押注。市場當前仍在密切聚焦于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昨晚,房地產板塊迎來超級重磅利好;今天,A股港股全線嗨翻,A股地產板塊掀起漲停潮,31股漲停! 保險、券商、銀行大金融板塊也暴動起來,酒店餐飲等紛紛大漲。藍籌躁動,大盤
A股迎來又一巨額解禁。光伏組件龍頭晶澳科技(002459)11月29日即將迎來自回A以來最大規模股份解禁,這部分股份是2019年重組天業通聯登陸A股所增發的股份,按照11月25日收盤價計算,
“保交樓”各項政策漸次落地,“金融16條”蓄勢待發,金融如何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11月24日就當前各界關心的房地產熱點做出回應。 前10月投放房
11月以來市場回暖,近期遭遇顛簸。 對于當前市場走向,多家一線私募表示,繼續保持對“市場仍處底部區域”的研判。綜合第三方機構及受訪私募的信息,從倉位“攻守”的把控來看
11月中旬以來,在多方因素綜合作用下,A股市場各類投資者信心明顯修復,其中號稱“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一改前段時間的總體凈賣出趨勢,呈現“反手”做多趨勢,開始總體凈買入
深市“老五股”之一的ST星源,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于2022年6月30日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時隔不到五個月,調查結果迅速出爐。 11月20日午后ST星源公告,收到證監會深圳監管局下
隨著市場回暖,券商也在積極調研挖掘牛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以來,券商合計調研398只股票,其中24只個股被不少于15家券商扎堆調研,主要集中在電子、食品飲料、有色等
今日,港股低開低走,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5%,萬國數據跌超13%,小鵬汽車跌10%,網易跌近10%,美團跌超6%,阿里巴巴跌超5%,騰訊跌超3%。 港股今日的繼續回調,跟昨日文章提及的
從Web1.0到Web3.0,從用戶只讀到用戶擁有。Web1.0是只讀模式的網絡,是靜態的、單向的網絡,代表產品為瀏覽器與電子商務;Web2.0更注重用戶的交互,用戶既是瀏覽者,也是內容的制造者
利好太多,A股紅紅火火又嗨了! 藍籌股暴力反彈,金融地產一馬當先。金融十六條支持地產行業,地產板塊7股漲停;保險、銀行、證券三大金融板塊也漲勢洶洶,然而萬億市值的“寧
加密貨幣曾于上半年因為LUNA事件而崩盤,相信沒有人料到僅僅半年后,FTX交易所危機讓全球最頂尖的風投機構也栽了大跟頭。 今日,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在社交媒體向投資人發布提示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地產一姐”吳亞軍的前記者身份曾為人津津樂道。而在11月9日晚間,又一位曾從事過記者職業的女強人公開現身。 A股上市公司國立科技(SZ300716,股價12.26元,
“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再發減持公告,實控人吳學東擬以大宗交易減持不超21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4%。1月8日公司股價低開后持續下行,截止收盤跌0.65%,報收12.15元/股,最新總市
10月中下旬以來,為了平抑市場波動,眾多金融機構通過不同方式提振A股市場信心。從11月份以來的市場表現看,這些行為在增強市場韌性和強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首先,銀證保
華燦光電(SZ300323,停牌)新主謎底終于揭曉:通過認購股份以及表決權委托的方式,京東方(SZ000725,股價3.54元/股,市值1350億元)將控制公司26.60%的表決權,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由華
A股三季報收官,外資持股路線圖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QFII現身661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合計101.06億股。311家上市公司QFII持股數量(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
被采取強制措施半個月后,昔日的“煙花大王”又傳出新進展。 11月2日晚間,ST熊貓發布公告稱,其于當日收到實控人趙偉平家屬回函,得知趙偉平被批捕,但未見到也未簽署相關法律